案例分享—公路邊坡監測
該項目是位于貴州遵義的高速公路邊坡,采用太陽能供電。主要監測內容是地表位移監測、內部位移監測、水位監測、錨索索力監測、抗滑樁應力監測。
一、監測目的
1、預測和預報今后邊坡的位移、變形的發展趨勢,對巖土體的時效特性進行相關的研究;
2、掌握崩塌、滑坡的變形特征及規律,預測預報崩滑體的邊界條件、規模、滑動方向、失穩方式發生時間及危害性,并及時采取防災措施,避免和減輕工程和人員的災害損失;
3、為決策部門提供相應參數依據,為有關方面提供相關的信息,以制定相對應的防災救災對策。
二、自動化監測特點
針對人工檢測中的問題,自動化監測技術能很好的解決傳統檢測中的不足。
首先,不需要人員多次進入現場,節省人力物力;
第二,能夠全天候 24 小時實時監測,確保數據的連續性;
第三,當結構物出現異常時,系統能夠第一時間將分析結果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相關管理人員;
第四,每月提供翔實數據報告給管理者,并對結構當前狀態進行全面評估。
地表位移監測——GNSS定位系統
位移監測采用GNSS定位系統,實時監測水平和豎向兩個方向的位移,精度達到1.5mm。GNSS 是基于 GPS/北斗高精度衛星三維定位技術,廣泛應用于地表位移和沉降監測領域。GNSS 定位系統具有自動化,無人值守,全天候、不間斷的實時三維高精度測量,其無需通視,量程大,可進行大范圍監測 。實際應用時主要監測點位布置 GNSS 監測點,同時需在周邊建筑物上或地面固定點布設基準點。
深部位移監測——導輪式固定測斜儀
土體內部位移監測采用工訊MAS-GCLI02導輪式固定測斜儀,量程±15°,精度±0.01°,根據角度計算出土體深部位移量,有效預警滑坡風險。內部位移監測不僅能夠監測邊坡內部的位移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確定邊坡深部尤其是滑動帶的位移情況,測點主要布置在存在滑動安全隱患的坡體之內。
錨索應力監測——錨索計
錨索應力監測采用工訊自產的錨索計對邊坡框架梁的錨索進行應力監測。錨索錨固技術在礦井巷道支護、邊坡穩定和深基坑維護、巖土工程、隧道及洞體支護、壩基橋基和塔基錨固等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工作環境非常惡劣,經常導致錨固錨桿的斷裂,給巖土工程造成潛在的事故隱患。錨索應力監測采用錨索計進行監測,其主要用于對巖土工程、土木建筑結構和地下洞室中錨索應力變化情況的監測。
降雨量監測——容柵式雨量
降雨量監測采用高精度容柵式雨量,對邊坡的雨量進行監控。數據采集儀用于讀取容柵雨量計的降雨量,然后把這個降雨量保存在內部的存儲器中。可以把保存在存儲器中的雨量數據發送到監控中心。監測點布置在邊坡的地勢較高且無遮擋處。
太陽能供電系統
太陽能是大自然賜予的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在不方便直接取電的情況下采取太陽能供電。太陽能供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控制器、蓄電池(組)組成。